以OLED基板玻璃为研究对象,基于座滴法进行玻璃熔体表面张力实验,研究化学组成对无碱铝硼硅玻璃表面张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l_2O_3/SiO_2和MgO/RO(RO为碱土金属氧化物总和)的增加会导致玻璃熔体表面张力增大,增加ZnO/(ZnO+SrO)有降低玻璃熔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增加RO/(Al_2O_3+B_2O_3),玻璃表面张力会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RO/(Al_2O_3+B_2O_3)=1处出现极大值。
采用COMSOL软件建立冷坩埚模型,根据电磁场基本理论,研究不同的分瓣形状、分瓣数、缝宽、壁厚和坩埚高度对坩埚透磁性的影响,为国产化冷坩埚制备提供理论参考。
介绍了热电偶用于玻璃窑炉炉顶上的测温情况,叙述了测点的定位和安装热电偶的注意事项,提供了玻璃窑炉交换后的处理与热电偶断偶等工况的解决方法,最后对热电偶日常操作与维护等作出说明。
针对浮法玻璃熔窑后期重点部位受侵蚀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窑炉维护技术措施,从而延长了窑炉使用寿命,保证熔窑安全正常运行。
介绍玻璃窑炉用超低渗出锆刚玉砖的制备过程,分析了理化指标和用途。此砖降低了玻璃相渗出量,可延长锆刚玉砖在特定玻璃窑炉中的使用寿命,尤其适用于特种玻璃窑炉和纯氧燃烧窑炉上部结构。
所有玻璃企业都期望窑炉运行良好且使用寿命长,本文主要从窑炉的工艺环节、工艺指标的执行、窑炉管理制度等方面论述管理窑炉的方法。
湿法喷搪是借助压缩空气将釉浆雾化后喷涂到胚体上的加工方法,烘干专用的抗热水腐蚀性能优良的喷搪釉要在820~860℃下烧制,搪瓷层与钢板熔合在一起,形成机械性能与化学性能优良的功能性复合材料。本文介绍了湿法喷搪的主要特点,釉料生产工艺,喷搪工艺,对湿法喷搪的应用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正>2.3黏度-组成模型玻璃产业界一直期望根据组成便捷地得出黏度,因此,黏度与组成关系研究备受关注[30]。黏度-组成的关联是通过结构体现。Le Losq等[31]提出具有13个可调参数的模型。模型将Qn单元含量与Tg,熔体构型熵Sconf(T_g)联系起来,最后推及到黏度η。该方法尝试将熔体组成、构型熵、热容和黏度联系起来,提供了一
搪玻璃兼具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金属的高硬度和高强度的特点,在化工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韧性差、易爆瓷的缺点限制了搪玻璃化工设备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寿命,所以增加韧性是搪玻璃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分析讨论了氧化锆相变增韧、颗粒增韧、晶须(纤维)补强增韧和协同增韧等在搪玻璃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搪玻璃增韧技术的发展方向。
介绍了离子交换抗菌玻璃的原理和参数,全球主要公司专利分布以及纯铜离子交换抗菌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