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搪瓷与眼镜

研究与实验报告

  • 分子结构对玻璃离子交换强化效果的影响

    陈志红;

    以普通钠钙硅玻璃为原片,通过微量调整玻璃中Al2O3、Ca O、Si O2、Mg O的质量分数,研究原料配比的变化所引起玻璃内部分子结构的变化对离子交换强化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玻璃离子交换强化效果的影响。

    2014年06期 v.4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83 ] |[阅读次数:0 ]
  • 阴离子NO3-,SO42-,F-对钴着色玻璃光学指标的影响

    刘志雄;刘院生;金焕;白晓华;

    研究了阴离子NO3-、SO42-、F-对钴着色玻璃色度指标及光度指标的影响。该玻璃以Na2O-Ca O-Si O2玻璃料方为基础,添加Co O作为着色剂,用SP-1920型分光光度计测定熔制的玻璃样片光度指标和色度指标。结果表明,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及氟离子对玻璃光谱性能及色度指标有较大影响。

    2014年06期 v.42 5-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3 ] |[阅读次数:0 ]
  • 掺杂氧化物对氧化锌系封接玻璃烧结特性的影响

    陈培;王海风;李浩业;

    研究了掺杂不同高价态氧化物对ZnO-B2O3-SiO2系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差热分析法、X射线衍射、热膨胀仪和影像式烧结点试验仪等分别对玻璃的各项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ZnO-B2O3-SiO2玻璃系统中掺杂高价态金属氧化物,玻璃的密度略有下降;玻璃的膨胀系数降低明显;玻璃的ΔT上升,可以降低玻璃熔体析晶的能力,提高玻璃封接时的结合力和气密性;XRD结果表明,掺杂氧化物和未掺杂氧化物的玻璃主晶相相同,都为Zn(BO2)2。

    2014年06期 v.42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75 ] |[阅读次数:0 ]
  • 类金刚石薄膜对Low-E膜系的保护作用分析

    陈玮;刘超英;徐志伟;付静;穆元春;张凡;张洋;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RF-PECVD),在Low-E玻璃表面沉积类金刚石(DLC)薄膜作为保护层,通过耐洗刷试验和耐酸腐蚀试验研究了DLC薄膜对Low-E膜系的保护作用;同时对镀DLC薄膜的Low-E玻璃进行热处理,研究热处理后Low-E玻璃膜层结构、低辐射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变化;然后通过摩擦磨损实验对镀DLC膜提高Low-E玻璃耐洗刷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LC膜能够有效提高Low-E玻璃耐洗刷性和耐酸腐蚀性;并且DLC膜可以通过热处理去除,且热处理后的Low-E低辐射性能和光学性能未受到影响;一定厚度DLC膜能够有效降低Low-E玻璃摩擦系数,是提高Low-E玻璃耐磨性的主要原因。

    2014年06期 v.42 14-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9 ] |[阅读次数:0 ]
  • 光学玻璃用高纯度硝酸钾中微量钠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试

    梁波;王利强;李敏;江林;罗明标;

    介绍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试智能手机触摸屏用高纯度硝酸钾中微量钠的方法,优化了仪器的灯电流、狭缝宽度、乙炔与空气流量,研究了标准曲线选择、最大称样量及消电离剂用量等条件。该方法用于智能手机触摸屏用高纯度硝酸钾中微量钠的测试,检出限为0.002%,相对标准偏差为2.88%,回收率在95.00%~101.25%。

    2014年06期 v.42 19-2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16 ] |[阅读次数:0 ]

生产技术经验

  • 液晶玻璃基板生产中颗粒度的控制

    王丽红;

    概述了玻璃基板在生产过程中颗粒产生的主要原因,颗粒的检测方法以及颗粒异常的对策。为提高玻璃基板的生产品质,促进光电行业上游材料的国产化进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2014年06期 v.42 23-2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232 ] |[阅读次数:0 ]
  • 浅谈中空玻璃的生产

    张榜;

    从生产工艺角度出发,分别介绍了清洗用水、生产车间环境、除膜、分子筛灌装、丁基胶涂覆、压合及结构胶涂覆等对中空玻璃的影响,结合生产实际给出了指导建议。

    2014年06期 v.42 27-2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0 ] |[阅读次数:0 ]
  • 浮法玻璃下表面渗锡的影响因素

    朱利方;姜宏;赵会峰;段秋桐;代志祥;贺建雄;

    浮法玻璃下表面渗锡一直是影响国内浮法玻璃发展的主要难题,且随着玻璃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创新,如全氧燃烧技术的应用、超白玻璃的生产以及在线镀膜的使用,玻璃渗锡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多样化。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浮法玻璃下表面渗锡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2014年06期 v.42 29-3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37 ] |[阅读次数:0 ]

专论

  • 玻璃五大特性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剖析及其教学方法

    严建华;崔素萍;王为;王志宏;柏晓强;张东梅;张程浩;

    玻璃的五大特性作为玻璃最基本的内容,其根源在于玻璃的相对急冷的形成过程以及由该形成过程而导致类似于熔体的结构。作为玻璃工业实践的指导原则,对玻璃的生产和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对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进行剖析,使学生在玻璃课程开始阶段就对玻璃的理论形成良好的轮廓,可为在其以后的课程学习中形成开放的知识和技术体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014年06期 v.42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97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仿软玉的琉璃成分

    王承遇;卢琪;

    远在中国西周朝代就己开始用琉璃来仿玉,当时琉璃为铅钡硅酸盐成分,加入磷酸盐为乳浊剂,到了唐朝开始用萤石进行乳浊,以后采用的乳浊剂更是多种多样。现代的仿软玉琉璃要达到软玉的白度、光泽度和半透明性质,需要使用氟化物、磷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多种乳浊剂进行乳浊,同时必需采用合适的熔化温度制度和热处理工艺。

    2014年06期 v.42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67 ] |[阅读次数:0 ]

讲座

  • 保温瓶胆的生产(9)

    毕洁;李刚;

    <正>(2)还原液的配制还原剂的种类很多,采用较多的是葡萄糖和蔗糖。1蔗糖转化。取蔗糖20 kg,溶于64 000 m L纯水,加入500 m L硝酸,加热使之水解(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或者是放在车间内温度较高处(30~69℃,高于69℃果糖易分解)。备用转化时间越长越好,一般要7

    2014年06期 v.42 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