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志红;
以普通钠钙硅玻璃为原片,通过微量调整玻璃中Al2O3、Ca O、Si O2、Mg O的质量分数,研究原料配比的变化所引起玻璃内部分子结构的变化对离子交换强化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玻璃离子交换强化效果的影响。
2014年06期 v.4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83 ] |[阅读次数:0 ] - 刘志雄;刘院生;金焕;白晓华;
研究了阴离子NO3-、SO42-、F-对钴着色玻璃色度指标及光度指标的影响。该玻璃以Na2O-Ca O-Si O2玻璃料方为基础,添加Co O作为着色剂,用SP-1920型分光光度计测定熔制的玻璃样片光度指标和色度指标。结果表明,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及氟离子对玻璃光谱性能及色度指标有较大影响。
2014年06期 v.42 5-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3 ] |[阅读次数:0 ] - 陈培;王海风;李浩业;
研究了掺杂不同高价态氧化物对ZnO-B2O3-SiO2系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差热分析法、X射线衍射、热膨胀仪和影像式烧结点试验仪等分别对玻璃的各项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ZnO-B2O3-SiO2玻璃系统中掺杂高价态金属氧化物,玻璃的密度略有下降;玻璃的膨胀系数降低明显;玻璃的ΔT上升,可以降低玻璃熔体析晶的能力,提高玻璃封接时的结合力和气密性;XRD结果表明,掺杂氧化物和未掺杂氧化物的玻璃主晶相相同,都为Zn(BO2)2。
2014年06期 v.42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75 ] |[阅读次数:0 ] - 陈玮;刘超英;徐志伟;付静;穆元春;张凡;张洋;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RF-PECVD),在Low-E玻璃表面沉积类金刚石(DLC)薄膜作为保护层,通过耐洗刷试验和耐酸腐蚀试验研究了DLC薄膜对Low-E膜系的保护作用;同时对镀DLC薄膜的Low-E玻璃进行热处理,研究热处理后Low-E玻璃膜层结构、低辐射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变化;然后通过摩擦磨损实验对镀DLC膜提高Low-E玻璃耐洗刷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LC膜能够有效提高Low-E玻璃耐洗刷性和耐酸腐蚀性;并且DLC膜可以通过热处理去除,且热处理后的Low-E低辐射性能和光学性能未受到影响;一定厚度DLC膜能够有效降低Low-E玻璃摩擦系数,是提高Low-E玻璃耐磨性的主要原因。
2014年06期 v.42 14-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9 ] |[阅读次数:0 ] - 梁波;王利强;李敏;江林;罗明标;
介绍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试智能手机触摸屏用高纯度硝酸钾中微量钠的方法,优化了仪器的灯电流、狭缝宽度、乙炔与空气流量,研究了标准曲线选择、最大称样量及消电离剂用量等条件。该方法用于智能手机触摸屏用高纯度硝酸钾中微量钠的测试,检出限为0.002%,相对标准偏差为2.88%,回收率在95.00%~101.25%。
2014年06期 v.42 19-2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1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