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文旵,C.S.雷,D.E.戴
<正> 重金属氧化物玻璃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玻璃。所谓重金属氧化物,主要指的是氧化铋、氧化铅以及其他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五、六周期中具有高原子量的金属氧化物。它们在玻璃组成中的含量一般都超过50%,所以将此类玻璃称作为重金属氧化物(HMO)玻璃。与普通的玻璃相比,最大差异之处在于它们不含有传统观念的玻璃网络形成氧化物,例如SiO_2,P_2O_5,B_2O_3和GeO_2,在这类玻璃中它们以传统观念中的玻璃网络修
1993年04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83 ] |[阅读次数:0 ] - 茅森,毛涵芬,应雄信,杨来娣
<正> 普通眼镜玻璃的折射率为1.523,而高折射率光色玻璃是指折射率大于1.60、密度小于3~3.5 g/cm~3的玻璃,普通光色玻璃早在70年代中期国内已有不少学者作过大量的工作,80年代中期已商品化。高折射率、低密度玻璃国内于80年代后期有一些报导,而高折射率、低密度光色玻璃,国外在80年代后期发表过有关专利。
1993年04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19 ] |[阅读次数:0 ] - 丘必云,黄渊麟,包卓吾
<正> 自从熔铸材料(AZS)问世至今已60余年。其间,AZS质材料品种有许多发展并形成一个系列化产品,同时,其它材料多元组成的熔铸法制造也相续问世。熔铸方法制造的高级耐火材料工业化应用上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能,而与之相同组成的以烧结方法制造产品相比,如抗侵蚀指数,几乎是后者的2倍。这些根本的差异在于熔铸材料是经过超过熔点温度以形成熔融物之后,再逐渐冷却凝固过程,其间形成良好结晶相和多相相嵌(共析)结构,远远超过
1993年04期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4 ] |[阅读次数:0 ] - 张尼尼
<正> 硅砖中方石英、鳞石英的含量多少直接影响其高温下的使用性能,也是研究人员想控制的重要指标。目前,较多单位采用显微镜岩相分析测定硅砖中的晶相量,也有使用图象分析仪进行分析。本文介绍的X射线衍射法测定硅砖中各晶相量在辅以计算机的条件下,能显示其快速的优点,这为及时调整生产工艺、保证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993年04期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83 ] |[阅读次数:0 ] - 徐洪福,任立选,曾孝宇,马肖玲,陆文秀,王仲,刘桂英
<正> 玻璃器皿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压制是玻璃器皿两种主要的成形方法之一。玻璃器皿压机是压制器皿的主要机械设备,一般为转盘式,工作台作间歇回转。现在玻璃器皿厂所用的器皿压机,除少数从国外引进或自行研制的设备采用
1993年04期 27-3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42 ] |[阅读次数:0 ] - 胡水根,卜蓉
<正> 粘度是玻璃的重要物理性质,它和玻璃生产工艺密切相关。玻璃的低温粘度常用拉丝法测定。在实验室使用DNY型吊丝法玻璃定点粘度测试仪,可以测出玻璃的软化点、退火点和应变点,其测试数据的处理是采用作图法。这里再介绍一种计算法,由计算机处理测试数据,报出结果。
1993年04期 33-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96 ] |[阅读次数:0 ] - 吕锋
<正> 近几十年来,玻璃退火理论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建立了计算理想粘弹材料中应力松弛的热应力模型。1965年,Lee在此领域里进行了开创性工作,他提出了玻璃中粘弹应力分析的力学模式。1971年,Narayanaswamy运用粘弹性力学建立了玻璃中应力松弛的计算模型。这就是现代玻璃退火理论,它将玻璃中热应力观点和结构松弛观点
1993年04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85 ] |[阅读次数:0 ] - 陈祖熊
<正> 天然猫儿眼是很名贵、稀有的宝石,它的猫眼现象被认为是由于内部微量杂质呈有规则的排列或定向,或是晶格状晶体结构的光反射造成的。市场供应的人造猫眼宝石绝大多数用类似于光学纤维的生产工艺制造而成。因此,顺理成章地普遍认为人造猫眼宝石所具有的猫眼效应来源于光导纤维的导光效应,应与天然猫眼宝石不同。作者从光纤和人造
1993年04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1 ] |[阅读次数:0 ] - 于国成,陈志云
<正>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悠久不息,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玻璃、搪瓷的技术发展亦是渊远流长。为了使更多的同行系统了解玻璃、搪瓷的技术发展史,作者搜集、整理了散记在各种书籍、杂志、报章上的史料,现用简表形式汇编成文,以供同行参考。
1993年04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47 ] |[阅读次数:0 ] - 马英仁
<正> 在本讲座(二)中谈到玻璃和金属封接的分类时指出,除两者直接封接外,还有一类间接封接,其中低熔玻璃粉末焊料在间接封接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由于电真空器件中芯柱等使用的铅玻璃与玻壳所用的钠钙玻璃直接封接时,需要950~1050℃的高温加热,这样高的温度会损伤阴极与吸气材料的性能。如果能在500~600℃的低温下封接就较为理想。
1993年04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引用频次:47 ] |[下载次数:994 ] |[阅读次数:0 ] - J.H.Edgington
,张朝宗
<正> 大约75%石英砂、15%纯碱和10%石灰石连同碎玻璃一起通过一台自动加料机投入窑炉熔融。熔融玻璃的热能通过油枪供给。一般设6只油枪,左、右侧各3只,同一时间里只用3只。例如,右侧3只油枪在工作,火焰沿窑炉纵向喷出,废气转到左侧小炉并预热蓄热室。20min后右侧油枪停止工作,左边3只油枪启动。这时,用以助燃的空气已被蓄热室
1993年04期 55-6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5 ] |[阅读次数:0 ] <正> 问:请谈谈用扩散着色法印制玻璃温度计刻度的工艺。 答:用扩散着色法印制玻璃温度计刻度的工艺方法是: 一、玻璃表面扩散着色机理 选用银、铜离子在玻璃表面扩散而产生鲜艳的棕红色,一般是用金属银、铜在玻璃中扩散使玻璃着色。扩散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银、铜在玻璃表面与玻璃中的碱金属进行阳离子交换,交换时必须以它们的盐类引入,同时在配方中加入糊精做
1993年04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阅读次数:0 ] - 李荣杰
,赵岩
,苍利民
<正> 玻璃供料输送系统是把澄清的玻璃液从一处引流到另一处。供料过程中是否需要加热调温,取决于供料条件。图1所示的工作池是供料系统的一部分。大多数情况下,澄清玻璃时也同时开始了成形前的冷却、调温。MODES系统尤其适用于冷却降温。
1993年04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5 ] |[阅读次数:0 ] - 赖高惠
<正> 日本大阪大学研究人员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在玻璃表面涂覆了不退色的有机色料。涂层方法经济易行,它包括将玻璃浸入着色液,然后取出。着色液含有硅醇(SiOEt)_4)的水-乙醇溶液和与酸一起加入的有机色料。在这种溶液中玻璃表面生成一种均匀的有色硅凝胶层。加热这种着色的玻璃至100~
1993年04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5 ] |[阅读次数:0 ] - 1993年04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