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搪瓷与眼镜

  • 电熔锆刚玉砖的玻璃相研究

    包卓吾,黄渊麟,涂淑进

    应用高温光学显微镜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电熔AZS耐火材料的玻璃相;并应用耐火材料高温淬火法与室温淬取方法测定了一些耐火材料的高温玻璃相组成。电熔 AZS耐火材料中玻璃相数量直接与存在的SiO_2、Na_2O数量有关。杂质CaO、MgO、Fe_2O_3、TiO_2、C等对玻璃相的数量和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试验显示微量的某些稀土氧化物可以改善玻璃相粘度特性,这是由于它们在高温条件下大大促进了ZrO_2在玻璃相中的溶解度。

    1984年05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58 ] |[阅读次数:0 ]
  • 略谈玻璃器皿设计的时代性

    胡永德

    <正> 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和旧时代手工业的生产特点不同,新的物质材料、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使人们对产品的使用功能和造型装饰提出新的要求,构成了现代工业产品强烈的时代特征。

    1984年05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5 ] |[阅读次数:0 ]
  • 乾隆玻璃的制造工艺

    李绍臣

    <正> 在罗马·卡托里克传教士的报告书“中国回忆录”里(1770页),有有关乾隆玻璃制造的短文。 “使用巧妙的玻璃工艺,将透明的浅绿色玻璃套在白色玻璃上,然后将其雕琢出园林式图案,或者在不透明的玻璃上套上紫色的透明玻璃,而后雕刻它的表面,做成有紫色花纹的浮雕壶”。

    1984年05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8 ] |[阅读次数:0 ]
  • 安瓿脱片问题的探讨

    何世英,袁怡松,许淑惠,李贵章

    对安瓿脱片物和侵蚀液进行了组成分析。介绍了Mg~(2+)、Ca~(2+)、Ba~(2+)、Zn~(2+)和Al~(3+)离子影响安瓿脱片的实验结果。探讨了安瓿脱片的机理和检验方法,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见解。

    1984年05期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77 ] |[阅读次数:0 ]
  • 器皿玻璃的风化

    王承遇,周良知

    用激光椭圆偏振光膜厚仪、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和X射线色散能谱法等多种实验手段,观察了器皿玻璃在不同风化处理前后的表面形貌和表面层组成的变化。探讨了该玻璃在大气下和在50%CO_2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下风化的机理。

    1984年05期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9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77 ] |[阅读次数:0 ]
  • 药用玻璃的碱溶出量试验

    蔡根生,黄守中,洪越人

    用粉末法研究了影响玻璃碱溶出量测定值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环境、试样的重量和颗粒度及侵蚀条件等对碱溶出量有较大影响。对碱溶出量与安瓿脱片之间的关系,以及玻璃成份与碱溶出量的关系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1984年05期 22-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4 ] |[阅读次数:0 ]
  • 玻璃离子粘固剂的研制

    胡玉麟,杨馥,顾云芳

    研制出能与聚丙烯酸水溶液生成玻璃离子粘固剂的含氟钙铝硅酸盐玻璃。该粘固剂具有机械强度高、耐磨性好、对牙釉质、牙本质富于粘固等特性。

    1984年05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7 ] |[阅读次数:0 ]
  • 氧化还原条件对钼电极在钠钙玻璃中着色的影响

    俞肖燕,王南宁,诸湄,周俊文,孔祥乐

    探讨了氧化还原条件对钼在钠钙玻璃中着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氧化条件下钼电极在钠钙玻璃中着色较浅,在还原条件下着成淡绿色或淡黄绿色,因此在用钼电极熔制玻璃时必须采用中性或氧化气氛,以减弱玻璃的着色。

    1984年05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9 ] |[阅读次数:0 ]
  • IRRS在玻璃化学稳定性研究方面的应用

    何世英

    <正> 一、引 言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又称为玻璃的耐蚀性,是衡量玻璃在对抗环境侵蚀作用方面的一种质量指标。通常是以玻璃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作用下,玻璃表面所发生的组成和结构的变化程度的大小来进行评价的。

    1984年05期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8 ] |[阅读次数:0 ]
  • EXAFS在玻璃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印保忠

    <正> 一、引 言 X射线、电子和中子衍射的径向分布函数方法是了解玻璃中原子排列的基本手段,应用于元素固体能得到可靠的原子间距和配位数。但是对于多原子材料,此法有两个不足之处:(1)对于低浓度组份的配位情况不能提供信息,然而这些组份常常对物理或化学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2)得到的是不易确定的结构信息,因为对测得的径向分布函数可以作多种结构解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连续X射线吸收光谱的精细结构(Extended X-Ray

    1984年05期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2 ] |[阅读次数:0 ]
  • 国内外日用玻搪工业标准的剖析

    郎鹏九

    <正> 标准化是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原料、燃料,降低能源消耗,促进内外贸易,推动企业改造,增加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现代化”,指出了标准化在实现四个现代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研究国内外日用玻搪工业标准的结构,可以了解国内外标准对象的分布情况以及所作出的规定,为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创造前提。本文就已收集到的国内外部份标准文本,根据标题,进行分类、统计,并针对内容,与我国相应的标准作比较,从而对修制订我国日用玻搪工业标准提出建议。

    1984年05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 ] |[阅读次数:0 ]
  • 康宁玻璃公司见闻

    吴柏诚

    <正> 我们有机会于一九八三年二月至四月先后到美国康宁玻璃公司在墨西哥蒙特利尔的工厂和康宁玻璃公司在美国本国的一些工厂进行参观。现就康宁玻璃公司生产乳白夹心玻璃、微晶玻璃以及解决玻璃灰泡方面的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984年05期 54-5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古代玻璃的名称问题

    萧炳荣

    本文讨论了西汉以来我国史籍中有关玻璃的名称问题,如琉璃、玻璃、药玉、药琉璃、罐子玉、硝子、假水晶、料器等。琉璃、玻璃源出梵语,初意天然玉石,然后才指其人造物玻璃,但也可指其他一些不同的东西。这种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情况,应引起注意。

    1984年05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490 ] |[阅读次数:0 ]
  • 浸搪与流动涂搪工艺(五)

    王士樾

    <正> 第八讲 瓷釉浆的要求(续) 三、控制搪瓷釉浆的常规方法 (一)初步检验 釉浆在出磨前,须经过初步检验,并调节其比重和上浆量以利出磨,但两者必须高于正常涂搪操作的要求,然后储存待用。 工作开始之前,浸搪槽、浇注涂搪槽或其它容器如补充槽等的釉浆,均应装满到工作需要的容量;在进行充份搅拌或反复循环使釉浆达到完全均匀之后,记录下列读数:

    1984年05期 60-6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2 ] |[阅读次数:0 ]
  • 玻璃管生产工艺

    俞伯忠

    <正> 第七讲 熔 窑 关于玻璃熔窑本文不作细述,仅对玻璃管生产与熔窑有关问题提几点看法。 一、炉型问题 目前,我国各厂用于水平拉管机生产的熔窑多属中小型者,最大熔化池面积不超过40米~2,一般为20米~2左右。各厂选择炉型也不一致,大体有三种:全分隔蓄热室池窑;半分隔蓄热室池窑和双(石玄)换热室池窑。采用半分隔者较多。

    1984年05期 66-6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0 ] |[阅读次数:0 ]
  • 信箱

    <正> 问:请谈谈安瓿玻璃的脱片问题。 答(一):先谈安瓿玻璃的脱片过程。 安瓿盛装的药剂多数是呈弱酸或弱碱的溶液,玻璃的化学腐蚀是从水解开始的。随着进入药液中碱离子浓度的提高,药液的碱度增大,才逐渐变为以碱的侵蚀为主。

    1984年05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阅读次数:0 ]
  • 编者的话

    <正> 为了进一步活跃学术气氛,更好地反映我国玻璃搪瓷生产有关的问题,本期《玻璃与搪瓷》重点刊登有关玻璃化学稳定性方面的文章 化学稳定性是玻璃的重要基本性质之一。迄今为止,在国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国内对化学稳定性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总的说来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还不够多,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1984年05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