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搪瓷与眼镜

  • 用天然锂辉石制备透明微晶玻璃的研究

    王曼莉,诸培南,孙淑文,陈东白,陈全园

    作者建议利用新疆天然锂辉石作为制备透明微晶玻璃的原料。 制备了Li_2O-MgO-Al_2O_3-SiO_2系母体玻璃,含有TiO_2、ZrO_2、P_2O_5作为成核剂;当采用天然锂辉石时,玻璃较易熔化。母体玻璃热处理后获得性能优良的透明微晶玻璃。用差热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透射电镜法考察了该材料的显微结构,讨论了天然锂辉石内所含杂质造成的影响。

    1981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44 ] |[阅读次数:0 ]
  • 玻璃瓶外形尺寸的光电检验

    李永平,吴常卿,孟祖光

    本文介绍了玻璃瓶高度、直径和瓶子倾斜与垂直偏差的光电检验方法和装置,能在生产线上对瓶子逐个施行检查,并自动剔除废瓶。 提出了一种计数开关控制方法,以消除玻璃瓶透光的影响。

    1981年03期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7 ] |[阅读次数:0 ]
  • 搪瓷远红外辐射材料的研制

    刘景淳

    搪瓷可用做远红外辐射材料,也可用做远红外辐射涂层的粘结剂。本文介绍了这种搪瓷材料的配方、工艺和技术性能;列举了一些它们的用途。

    1981年03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8 ] |[阅读次数:0 ]
  • 嵌线形不锈钢镶边

    刘士良

    叙述了搪瓷烧器不锈钢边圈的镶嵌式包边技术,指出了该项新工艺的优点。

    1981年03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 ] |[阅读次数:0 ]
  • 保温瓶胆镀银废水的综合利用

    张彦学,同茂琴

    叙述了保温瓶胆镀银废水的来源及其危害。采用了化学方法从废水回收银盐,使银利用率从80%左右提高到95%以上。废水经离子交换树脂净化后回收使用,节约了镀银液所需的化工原料。

    1981年03期 21-2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7 ] |[阅读次数:0 ]
  • 新型玻璃熔制搅拌机

    郑福清

    研制成一种结构紧凑的新型搅拌机,用于熔制特种技术玻璃。介绍了该搅拌机的主要部件和技术性能。

    1981年03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5 ] |[阅读次数:0 ]
  • 玻璃液搅拌的程控与测量装置

    吕国富

    研制成一种玻璃熔炼过程中搅拌制度的程控与测速装置。介绍了装置的主要部件和电路。

    1981年03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5 ] |[阅读次数:0 ]
  • 玻璃熔制中减少氧化铅损耗的探讨

    吴柏诚,周春善

    本文讨论了玻璃熔炼过程中氧化铅挥发和还原沉底造成的损耗。采用国产硅酸铅为原料进行试验,减少了PbO损耗量和铅污染。

    1981年03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迫切需要发展日用玻璃池窑耐火材料的报告

    一九八一年三月在江苏无锡举行了全国硅酸盐、电光源节能经验交流会。大会发言和专业讨论均提到了发展日用玻璃池窑耐火材料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大会并专门组织了耐火材料问题座谈会。本报告汇集了这方面的情况,希望引起各界重视。

    1981年03期 30-3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1 ] |[阅读次数:0 ]
  • 在热平衡基础上讨论搪烧炉节能途径(续)

    王德庆

    <正> 措施七:减少鱼鳞板在炉外的散热损失 表2中鱼鳞板的散热量计61.1×10~3千卡/时,其中通过顶槽以辐射方式散失的热量仅4.4×10~3千卡/时,占7.2%;而在行经炉外部分时的散热量竟占92.8%。曾设想减少鱼鳞板本身的吸热量,但这将受到材料、结构、是否会有杂质影响制品质量等诸因素的限制。为此,现实的措施应放在如何减少鱼鳞板在炉外运行时的散热损

    1981年03期 35-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2 ] |[阅读次数:0 ]
  • 行列机小口瓶压一吹法(二)

    龚恒丹

    <正> 三、行列机实现小口瓶压-吹法的其它机械要求 口钳翻转机构中的键传动间隙要最小,口钳翻转的齿轮与齿条之间的啮合间隙应最佳。口钳要用专用规具找平,口模翻转到成型模上方和返回到初型模下方同样要精确水平。 口钳翻转气缸的动作平稳,活塞的口模翻转行程终点缓冲要特别有效可靠,这在新型的行列机上面由普通的活塞行程终点排气节制法改为液压阻尼法。此时活塞的主驱动仍用压缩空气,但活塞即将到达终点时,伸出气缸盖的活塞杆将被受制于一小油缸内的活塞杆所阻

    1981年03期 40-4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9 ] |[阅读次数:0 ]
  • 国内外电焊护目镜的质量情况

    周龙冠

    <正> 根据历年来收集的一些国外电焊护目镜的资料以及对实样进行的测试来看,国内电焊护目镜产品质量,不论是在光谱性能方面,还是在气泡、条纹、研磨质量、成品厚度等方面,确实与国外有一定差距。

    1981年03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3 ] |[阅读次数:0 ]
  • 国外搪瓷工艺最新进展(二)

    朱顺林

    <正> 长期以来,涂搪一直采用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随着搪瓷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国外的搪瓷工业与家用设备制造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搪瓷大型平面制品的生产量越来越大,要获得更高的产品质量、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改革落后的涂搪工艺。为研制新的涂搪工艺,确立了如下目标: 1.把搪瓷生产中的某些工序结合起来;

    1981年03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4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搪瓷保温瓶产品改进方向

    王士樾

    <正> 1.制订合理的用料厚度 我国搪瓷烧锅在用料上较薄,国外一般烧锅用料12~14公分为1.2毫米,16~20公分为1.5毫米,规格再大一点,用料就更厚了。我国现出口西欧的长柄烧锅用料厚度是0.8~1毫米。我们采用的基材比西欧的要薄1/3~1/2,所以普遍反映我国产品份量轻、用料薄、使用寿命短,这样就显得身价低了一等,尤其是我国出口烧锅产品无论大小规格,都使用相同的料,更显得不够合理了。

    1981年03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8 ] |[阅读次数:0 ]
  • 对自然景玻璃器皿艺术规律的探讨

    王作宾

    <正> “雪花牌”自然景玻璃器皿,适用、经济、美观、大方,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好声誉,多年来一直供不应求。其中自然景水具,一九七九年被评为全国优质产品。 自然景玻璃器皿有花瓶、水具、水杯及烟缸等多种规格、花色品种,它是由多种精选原料熔制出色泽丰富、透明度较高的精制玻璃套制而成,是一种独具装饰风格的玻璃制品。 1.在风格上独特可贵 它通过抽象的艺术形象来感人。远看,好像山水画,有浓淡多变的色彩,有虚实交错的线条;轻淡处,有如淡墨渲染,勾勒处,线条强劲有力。近看,又不是山水画,有如大理石花纹,想像成什么就像什么,但又不完全相像,使人感到挺自然,又很抽象。它的可贵,既来源于吹

    1981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2 ] |[阅读次数:0 ]
  • 信箱

    <正> 问:玻璃为什么会发霉? 答:玻璃在湿热的空气中储存时,大气中氧、氮、二氧化碳均能被吸附在玻璃上,发生侵蚀作用,其中特别是水汽和二氧化碳的影响很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附在玻璃表面,与玻璃表面的Na生成Na_2CO_3析出。如果玻璃本身有磨损或擦痕,则侵蚀速度加快。玻璃表面侵蚀严重,成为无光泽的霜状表面时,称为化学发霉,也称风化。当两片玻璃迭在一起时,析出的碱停留在玻璃表面,浓度增加,使侵蚀加剧,容易发霉。 玻璃表面吸附的羟基很容易与生物中的原子团如胺基(—NH_2)、羟基(—OH)、甲基(—CH_3)等相

    1981年03期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 ] |[阅读次数:0 ]
  • 专利文摘

    1981年03期 6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