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搪瓷与眼镜

  • 瓷层结构与耐酸性能的关系——钛白面釉耐酸度的探讨

    庄柄群

    本文从离子扩散的观点出发,分析了低温钛白面釉瓷层结构对耐酸性能的影响。从Al_2O_3、B_2O_3和SiO_2的结构态推导出计算瓷层酸蚀失重(W_失)的经验公式,为在保证耐酸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烧成温度(T_烧)铺修了道路。 作者发现,随着瓷釉中Al_2O_3含量的增加,酸蚀失重的变化是不连续的。为此应该分别求出无铝、低铝、中铝和高铝瓷釉的W_失计算系数。文章揭示了各种组分(K_2O和Na_2O除外)的两面性,即对W_失的正、反两方面的贡献;最后用系数φ与摩尔含量n的乘积表示基因于各组分的W_失分量。W_失与φn的关系是线性的。 本文又从离子扩散(特别是Na~+离子的扩散)出发,对瓷层受酸液侵蚀的过程进行讨论。把整个瓷层看作“扩散介质”,从瓷层的微观结构,并借助于聚合物理论,探讨各种结构因素对R~+离子扩散的影响。 本文以钛白面釉为讨论对象。TiO_2对瓷釉耐酸性能的影响尚难作出定量估算。但是,由于TiO_2的用量范围基本上恒定(通常为19±1%),可以假定它对耐酸性能的影响接近恒定,因而不予讨论。

    1985年04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96 ] |[阅读次数:0 ]
  • 锂云母型微晶玻璃晶化固相反应的X-射线衍射研究

    黄文(日山),李坤龙

    采用X-射线内标定量分析,系统地测定了锂云母型微晶玻璃在晶化过程中亚稳定相β-锂辉石的含量变化,从而描述了β-锂辉石的生长,并经固相交代反应转化成云母的规律。

    1985年04期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8 ] |[阅读次数:0 ]
  • 背散射谱(BRS)在玻璃表面分析上的应用

    邹学禄

    本文介绍了背离子散射谱(BRS)在硅酸盐玻璃表面分析中的计算方法,并应用BRS测定了不同组成玻璃中,扩散及注入离子的浓度分布、离子剂量和玻璃表面组分比。

    1985年04期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1 ] |[阅读次数:0 ]
  • 防紫外红外线系列滤光玻璃的研制

    罗红旗,朱申康

    本文介绍了防紫外线、红外线系列滤光玻璃的研制结果。穆斯堡尔谱研究表明,在含Fe_2O_3的Na_2O-ZnO-Al_2O_3-SiO_2系统玻璃中,在中性气氛条件下,Fe~(2+)离子主要为六配位状态,Fe~(3+)离子则同时存在四配位和六配位两种状态;在还原条件下,玻璃中同时存在[F4~(2+)O4]、[Fe~(2+)O_6]、[Fe~(3+)O_4]、[Fe~(3+)O_6]四种配位状态。实验表明,氧化铁是防紫外线红外线玻璃的理想着色剂,氧化钴、氧化镍是理想的补色剂。

    1985年04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9 ] |[阅读次数:0 ]
  • 一位微机火焰换向系统

    李永平

    介绍了一位微机火焰换向系统的组成、应用程序以及应用情况,并与继电控制系统进行了比较。

    1985年04期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 ] |[阅读次数:0 ]
  • 椭圆形搪瓷料坯片径的确定

    陈建国

    本文探讨了椭圆形搪瓷坯件坯型尺寸的计算方法。椭圆料坯的长短轴先分别按正圆旋转筒体的方法计算,然后根据经验数据加以修正。通过等面积法核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基本准确。

    1985年04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 ] |[阅读次数:0 ]
  • D41-66型滴料式供料机的改进

    王光平,李德仁,胡汉基

    介绍了改进D41-66型滴料式供料机的经验。从润滑系统、电轴同步系统和匀料机构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机器的性能指标和使用寿命。

    1985年04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2 ] |[阅读次数:0 ]
  • 含氟废气的治理

    陈秋则,吕保龄

    <正> 在玻璃制造、搪瓷上釉、陶瓷生产、炼钢、炼铝、磷肥生产、氟化物制造、石油精炼以及煤的燃烧过程中,都会排放出数量可观的含氟化物的废气。 在玻璃和搪瓷生产中,需加入萤石(CaF_2)、氟硅酸钠(Na_2SiF_6)或冰晶石(Na_3AlF_6)等氟化物作为澄清剂、乳浊剂或助熔剂。这些氟化物在熔制过程中,部分氟将成为HF和SiF_4

    1985年04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09 ] |[阅读次数:0 ]
  • 玻璃生产过程的电子计算机控制

    邬永国

    <正> 自从六十年代中期,玻璃工业引入电子计算机以来,电子计算机在玻璃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目前已经用于从原料制备到成品包装的整个生产过程中(见图1)。特别是最近几年,电子工业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而整机价格急剧下降,这就为玻璃工业实现计算机控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微处理机的出现,更为计算机的工业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985年04期 49-5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2 ] |[阅读次数:0 ]
  • 玻搪工业中长石矿源的选择

    唐观君

    <正> 目前,许多玻璃厂为熔制平板玻璃、玻璃器皿或有碱玻璃纤维,都投入长石作为引进氧化铝、二氧化硅和碱金属氧化物的原料。但是,选择何种长石往往是颇费踌躇的。做好这一步工作,对企业的生产状况、产品质量、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

    1985年04期 53-5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5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玻璃熔窑的节能途径

    陈正树

    <正> 众所周知,目前玻璃熔窑的热效率比较低,六机平板玻璃燃煤气熔窑的热效率一般不到20%,九机平板窑的热效率也只有24%左右。以煤为燃料的热效率还要低,与国外先进窑炉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玻璃熔窑在热能利用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尽合理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因此,研究玻璃熔窑的节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1985年04期 56-5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0 ] |[阅读次数:0 ]
  • 玻璃池炉的放料、拆炉与烤炉

    沈长治

    <正> 在玻璃熔窑冷修过程中,放料、拆炉、烤炉、加满料等各项工作不但占有很大部分的停产时间,而且对池炉寿命、玻璃质量、产品成本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要特别注意。六十年代以来池炉中采用了各种新型耐火材料和新技术,这就使上述操作也有了相应的改进。本讲座分别对上述各种操作进行说明。

    1985年04期 60-6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6 ] |[阅读次数:0 ]
  • 信箱

    <正> 问:为什么玻璃会产生热后效应? 答:玻璃经受温度变化后,其密度不能立即恢复到原值,这种现象称为热后效应。热后效应是一种体积效应,它引起的差值极小,但它可构成温度计的零点位置明显地移动。因此,热后效应被列为衡量温度计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用零点常数,

    1985年04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 ] |[阅读次数:0 ]
  • 《玻璃工程手册》简介

    吴家欣

    <正> 《玻璃工程手册》(Glass Engineering Handbook)第一版(1955年)和第二版(1958年)出版较早,是我国玻璃工作者比较熟悉的一部参考用工具书。在相隔四分之一世纪以后,第三版(1984年)以崭新的面貌问世,令人瞩目。 《玻璃工程手册》第二版由美国康宁玻璃公司(Corning Glass Works)技术顾问香德

    1985年04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又一所与玻璃行业相关的高等学校成立

    许关禄

    <正> 经教育部、国家建材工业局批准,上海建材工业专科学校改建为上海建材工业学院。 上海建材工业学院是一所为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建材工业设备、建材经济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学院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江湾五角场,校园占地174亩,校舍面积7万平方米。 学院设有材料工程系、机电系、企业管理系和基础课部。下有硅酸盐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热能工程、机械设计及制造、工业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及应用、工业管理工

    1985年04期 6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 ] |[阅读次数:0 ]
  • 赖其芳同志因病逝世

    <正> 上海市人民代表、轻工业部玻璃搪瓷工业科学研究所顾问、中国硅酸盐学会顾问、一级工程师赖其芳同志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于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八日上午十一时逝世,终年八十六岁。 赖其芳同志一八九九年九月出生于福建武平,早年留学美国,一九二八年获得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学位,从事科学研究。一九三○年回国,在南京、上海、昆明、重庆等地开辟陶瓷、

    1985年04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