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培南,吴勉学
用显微结构观点分析了研制铁电微晶玻璃的方法和途径,并由此开发了该材料的新品种。报导了PbTiO_3系微晶玻璃的压电性能、热释电性能、铁电居里点和电畴,讨论了材料显微结构的形成和有关性能的特点。
1985年0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1 ] |[阅读次数:0 ] - 卓敦水,许文娟,黄启兴,蒋亚丝
合成了组成为60 MeF_2·(40-X)AlF_3·XAl(PO_3)_3(Me=Mg,Ca,Sr, Ba;X=0~4克分子%)的少磷氟化物玻璃,研究了该系统玻璃的红外光谱、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少磷氟化物玻璃的折射率低,色散系数高,从近紫外到中红外光谱区域有良好的透过特性。
1985年02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10 ] |[阅读次数:0 ] - 马英仁,陆家福,闵嗣桂
Te_(81)Ge_(15)S_2Sb_2薄膜存储器件的电操作特征表现在原始阈开关的位置与复位操作。 本文描述了硫系玻璃Te_(81)Ge_(15)S_2Sb_2薄膜中横向导电沟道的建立方法。用干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置位、复位以及重新置位后导电沟道的形貌。分析了导电沟道的电性能数据、电致相变和导电询道的生长方向。结果指出,非晶态硫系存储薄膜的记忆功能是基于焦耳热引起的结晶过程。
1985年02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3 ] |[阅读次数:0 ] - 王开泰
介绍了测定光色玻璃光学性能的方法。该方法能全面反映光色玻璃的变暗、退色的动态过程,其中包括玻璃的原始透过率、变暗速度、变暗深度和退色速度等重要指标。
1985年02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8 ] |[阅读次数:0 ] - 陆招庆,王立强
介绍了一种玻璃网带退火炉的设计,它采用了逆向热交换的热回收系统。实践表明,其结构合理,节能效果较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85年02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0 ] |[阅读次数:0 ] - 楼志仁
本文介绍了玻璃真空反应器,用于化学测试的电解槽、液-液萃取器等三种不同结构玻璃仪器的制造方法。其特点是加工方便,工序简化,对吹制结构复杂的无定型玻璃仪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85年02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1 ] |[阅读次数:0 ] - 顾维生
<正> 近年来,玻璃工业在提高窑炉热效率方面已经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窑炉寿命延长,熔化费用大大降低,对供料道的加热及其结构改造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多数厂家采用以煤气或轻柴油为燃料的长焰式烧嘴加热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厂家对供料道加热系统作了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几种供料道加热方式简述如下。
1985年02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3 ] |[阅读次数:0 ] - 印保忠
<正> 三、测量仪器和实验方法 (一)仪器 1.红外光谱仪 一般是由光源、单色器、接受器、电子信号放大系统和记录仪等几个部分组成,图5为常见仪器的示意图。由光源射出的红外光束分裂成两束强度相同的光束,一束通过试样池,一束通过参考池和光学衰减器,两者被反射镜系统重新合在同一光路上。经旋转的调制盘使试样光束和参考光束交替地投射到接受器上。电子系统将获得的试样信号
1985年02期 37-4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66 ] |[阅读次数:0 ] - 王德庆
<正> 一、适当缩短横焰窑的火焰长度可以降低能耗 横焰池炉与马蹄焰池炉相比,在出料量相同的情况下其能耗较高的主要原因有: 1.横焰池炉其下部结构的散热面积较马蹄焰炉大得多。25米~2马蹄焰炉与50、100米~2的横焰池炉相比,其下部结构的散热比(小炉、蓄热室及烟道的散热总面积与熔化部面积之比)分别为1:1.5:1.3。 2.目前横火焰窑的火焰一般都控制很长。表1为以重油作燃料的马蹄焰和横焰池炉的各部位的烟气温度分布情况。
1985年02期 50-5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51 ] |[阅读次数:0 ] - 刘树渊
<正> 一、引 言 目前,两个变化正在使工业文明的正常生存发生困难:生物圈不容许工业化继续侵袭和廉价原料以及廉价能源的消失。因此,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再循环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高炉渣是高炉冶炼生铁时排出的废渣。国外利用高炉渣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高炉渣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作为水泥混合料生产矿渣水泥,又可作为筑路材料、砂石、轻骨料广泛
1985年02期 56-6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4 ] |[阅读次数:0 ] - 王国长
<正> 三、稀 释 剂 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稀释剂采用氧化石脑油,但从国外引进的样品,无论调墨油及油墨或高聚物薄膜胶液,从各种物性判断,却非常类似于我国的一线油、二线油(一种轻柴油芳烃),它的成分大致为:烷基茚满,萘,1、2、3(或4)、5-四甲苯,2-甲萘,1、6-二甲萘,4(或5)甲基茚满,2、6-二甲萘,1、2-二甲基-4乙基苯等。它的优点是价格非常低廉,又是一种强溶剂,但因国内的一线油、二线油产品质量不稳定,在印刷时会使图案表面产生大量气泡,烧成
1985年02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3 ] |[阅读次数:0 ] <正> 问:怎样测定搪瓷釉浆的触变性? 答:搪瓷釉浆应具有适当的触变性。鉴于国内目前测试条件,至今仍采用塌落度比较法和恩氏粘度比较法来定量测定触变性,这些方法都比较粗糙。 Phelps曾提出,具有触变性的釉浆,其流动曲线会出现滞后环(Hysteresis Loop),可将此环的面积作为触变性的度量。
1985年02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阅读次数:0 ] - 吴家欣
<正> 1977年以来,荷兰埃尔塞维尔科学出版公司(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以《玻璃科学和工艺丛书》(Gla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ies)的形式,陆续出版了三卷有关玻璃工艺的书籍。第一卷是斯坦内克(J.Stanek)的《玻璃的电熔》(Electric Melting ofGlass),1977年出版,共391页。第二卷是班福德(C.R.Bamford)的《玻璃内着色的发生和控制》(Colour Generation and Control in Glass),1977年出版,共224页。第三卷即本
1985年02期 6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